常见的少林拳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拳法:



1.五行拳:五行拳包括金、木、水、火和土五种形态,每种形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动作。

2.小洪拳:小洪拳是少林派中最为常见的拳法之一,注重力量和速度的发挥。

3.易筋经:易筋经是少林僧侣的基础修炼之一,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法来锻炼全身肌肉和内力。

4.罗汉拳:罗汉拳以模仿罗汉的姿势和动作为特点,力量和坚韧性是其主要特点。

5.龙形拳:龙形拳以模仿龙的形态和动作为基础,追求流畅和柔韧的动作。

这些拳法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技巧,是少林拳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少林五拳


泉州武术有一门绝学,称为少林五拳。这一绝学包括了龙、虎、豹、蛇、鹤五种不同的拳法。

少林五拳的特点是“以形为拳,以意为神,朴素明朗,拳势激烈”,展现了男子气概之美。其要旨是:“注意不过度注重气,注重气不过度注重力量,察觉力量则产生力量,察觉力量则转化力量,察觉力量则获得力量,察觉力量则运用力量”。

据史书记载,在金朝哀宗正大年间,少林寺白玉峰(法名秋月)创立了少林五拳。后来,他将这些拳法传给了觉远僧人。两人合力撰写了《少林五拳精要》,系统地阐述了龙、虎、豹、蛇、鹤五种拳法的特点,以及手、足、身、眼、步法以及如何综合运用这五种拳法。

在明朝的嘉靖年间,倭寇经常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侵害。朝廷多次下诏命令嵩山少林寺的武僧们去平定倭寇。当时,许多武僧选择在当地建立庙宇修行,同时教授武功给徒弟。随着清朝的到来,少林寺的净仁、净林二位僧人南迁,分别在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深入传授少林寺的五种拳法。长时间以来,北派少林拳法吸收了南派的拳法,从而形成了南派少林的五种拳法。

少林五拳是一种属于象形拳的武术,它具有仿生的特点。它巧妙地表现了鸟兽的动作和神态。无论是龙的嘶鸣、虎的怒吼、豹的矫健窜动、蛇的纠缠还是鹤的挺立,都完美地展现了动物之间的奇妙之旅以及与天地之间的融合。

学习五拳时需要融汇刚柔之道,将长拳和南拳作为基础技巧,并配以调整内功气息,达到“里外三合”的状态。也就是说,要通过脚、腰、肩的力量,协调催动关节,使精、气、神达到一体化。要以正确的形态来运用拳法,注重意念的引导,善用气力,且在关键时刻释放出气势。


少林花拳


花拳是一种在少林古拳法中非常罕见的拳种,它属于少林柔拳系。其特点是拳法迅捷敏锐,拳打不露形,能够顺承对手的动作反应,保持贴身接触,并随时使出力量,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其核心思想为花拳八法,即“吞、吐、浮、沉、粘、离、擢、浚”。

少林花拳以柔和的姿态展现,如风摆旗般盘旋、扭转。其技术攻防动作宛如风吹柳絮,又像行云流水般灵活进退。张弛急缓的动作仿佛海潮的起伏。花拳拳法的奥秘核心不仅在于招数的运用,更在于劲力的处理。出手迅捷,不露形迹,紧贴对方便施打击,手到即发劲,离身之间力量消散。

花拳短小却精悍,斗室里无论是哪种短棍武器都能轻松运用,完美体现了“拳打卧牛之地”的特点。明朝著名武术家金圣叹概括为:“花拳即短打技法之一路。”

燕子铛是一种独门武器,主要用于少林花拳。它是一种双手短兵器,外形非常像燕子的身形,因此得名。在平地上使用时,可以灵活地腾挪和闪跳,非常轻盈。一旦跃起,就能在空中飞行,迎接敌人的攻击。它的身段优美,既有柔性又有刚性,在外表之下隐藏着致命的杀机。

泉州花拳最早出现在清末时期。当时泉州学府路上有两位私塾老师——周苍玉和周润玉兄弟,他们是泉州花拳的创始人。这两位先生将这个拳法传给了林朝泰,而林又将其传给了郑连来,郑连来又将其传给了他的儿子郑昆渊。


少林罗汉拳


特征:「拳路清晰简明、短捷紧凑和灵活多变」。精髓:「出拳如飞箭,停拳如绵布,一招制敌,连环进击。」

罗汉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拳术,其理念基于“相生相克、暗流涌动、物极必反”的哲学观点。这种拳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手形变化便体现了这一思想。罗汉拳根据五行分为五种不同的手势,分别是“仰掌代表水,立掌代表木,扑掌代表火,握拳代表土,钩手代表金”。此外,每种手势都有不同的运动方法。“水枝如行云流水,木枝穿插如动箭,火枝如炎冲云天,土枝下沉沉重如铁,金枝形状像钩”。这种多变的手势组合成“三掌一拳一钩”,使罗汉拳非常灵活,具备在实战中出奇制胜的能力。

罗汉拳不仅在技法上独具一格,而且在武学研究中也有卓越的见解。"习武者可以分为三种境界:以力行为底乘;以气行,刚柔兼备,气贯全身为中乘;以神运,虚实相辅,刚柔并济,内劲透体外为上乘。"不同的武者有不同的层次,武学之道在于精神而非外在行动,舞姿虽然容易迷失其中,但需要练习者的领悟力,并需要长期探索和修炼。其中的招数有"僧人捧经、醉卧罗汉、童子摘葱、连环进击……"。

“一字马一片身”是罗汉拳特有的进攻和防御方法。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罗汉拳通过身体侧卧姿势对准对手的正中位置,前手呈弓状,可以灵活地使用力量来进攻或防御;后手也相配合,可以向上或向下,保护身体中央和肋部。这种战斗理念与现代格斗技术非常相似!

常言道“南家拳腿不行”。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南派武术不擅长使用腿技,但是罗汉拳的腿法确实不容忽视。与“北腿”高空飞踢的方式不同,罗汉拳注重低位强劲的踢法,结合多样化的步伐,技术更为隐秘,并且身体重心稳定。常常能够意外地应用这些技巧,在一招之间制服敌人。

罗汉门的传统独门武器是“疯魔禅杖”,也被称为“鲁智深醉打山门杖”。它的长度接近2米,重约5公斤,两边分别装有日月双铲。传说中,这种杖法最早由长白山的道悦真人创立。游方高僧藏玄大师与道长关系密切,两人常常一起喝酒论武,彼此学习武功。高僧学会了疯魔杖法后,云游来到泉州的少林寺,将这门绝技传授给少林僧人,因此至今传承不断。疯魔杖法招式包括“劈、切、截、戳、挑、撩、扫、挂、刺”,招招刚猛有力,既像游龙般灵动强健,又像秋风扫叶般勇猛无情。其招式名称有“大开山门”、“肩挑日月”、“惊魂静心”等。

侯君焕,是泉州少林寺的一位在世民间门徒,同时也是罗汉门的一代宗师。在民国时期,庄子深敬仰他,并拜入其门下。他学习了目前为止最完整的罗汉门拳法和武器技巧,其中包括罗汉三战、少林拳、降龙伏虎罗汉拳、五枝生克手法以及五枝对练、达摩棍法、伏魔禅杖以及血刃刀。这些技法后来被传承给他的子孙。


少林龙尊拳


龙拳,又名龙拳法,以其独特之处而闻名。其特点是能够吞吐浮沉,运用身体技巧、腰步和马步,以及门户、眼睛和关节之间的配合,产生强烈的声响和气势。其精义在于能够通过打破现有的桥梁,创造新的桥梁,强调注重修炼内功。

龙拳不仅汇集了双手互搏术的内防守和外游技巧,同时还具备了二次防御的能力。

龙尊拳拥有17套拳法,它们的特点是刚劲有力、兼具柔劲,以质朴无华为主,适于实战,每一招都是攻守兼备,不存在华而不实的花哨动作。即使只有微小的改变,每一招都能够同时产生“挡、防、攻”三种效果。龙尊拳招式吞吐流畅,宛如金猫捕鼠和饿虎出林,同时也像大鹏展翅和老者紧握拐杖一样具有浮沉之势。尽管看似以防守为主,但龙尊拳运用独特的策略能够诱导对手深入陷阱,从而出其不意地取得胜利。

在龙尊拳的技法中,有一种被称为“三狮拳”的招数。这招演练时,双拳奔腾而出,气势恢宏,中指微微突起,犹如龙首般凸现。动作转换迅捷,富有层次感,验证了古人所说的“神龙无首”这一变幻莫测的形象。在施展之时,犹如黄龙滚滚江水之势,有如激浪推舟;而在静止中,则以养神安闲之态,握拳如山岳般威武。招数时而原地踏步,时而突然迅速游走。这套拳法虽然移动范围和动作幅度并不大,却能在转身和换位之间发挥出“挡、防、攻”的力量:一拳迅速化解敌人的第一次攻击,另一拳有效防御敌人第二次进攻,然后利用近身技巧迅速进行攻击,形成“有桥断桥,无桥生桥”的招术。

龙尊拳不受场地限制,传说中能够在任何地方练习,而且有着“拳打卧牛之地”的美称。练习者可以一边端茶一边出招,甚至能够在喝茶的过程中比拼实力。龙尊拳的秘诀在于“练神”,基础在于“三战”。运势要保持气沉丹田,眼睛要用目光注视着对手,步法要求稳定而灵活,拳法则注重门户。出拳时,肘部与肋骨的距离不得超过一个拳头的距离,拳头高度不能超过肩膀。手法要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进退自如,能够达到防守和攻击的效果,并能够借力用力。其中的最高境界是“六斗”。

泉州传承的龙尊拳,源自于嵩山少林寺的正宗龙尊拳。清朝雍正年间,铁珠长老来到福建途径兴化仙游县时,收下了朱山作为徒弟,并将龙尊拳传授给他。三年后,朱山学艺有成,将功夫传给了吴申天,成为了该拳法的第一代在家传人。朱山还将技艺传给了古田彭德成,成为了第二代在家传人,而德成又将其传给了第三代在家传人彭金山。1945年,这门功夫传到了泉州市区西街的一池大师(黄承懋),成为了第十代在家传人。

龙尊拳法有两个派别,分别是“直上清溪”和“太子游龙们”。其中,“直上清溪”是一种路线的龙拳,而“太子游龙们”则是另一种路线的龙拳。在泉州流传的是“太子游龙们”的龙尊拳法。

福州龙尊拳是福建七大拳之一,而且在福州地区非常流行。而日本人对这种拳术也感兴趣。早在1993年2月,日本冲绳刚柔流泊手空手道协会就来到福州与古田县武术队进行了交流表演。


  • 上一篇:少林拳有哪几种拳种
  • 下一篇:没有了!